1. 系統流量較小
液壓傳動系統流量較小故障的主要原因:
控制閥操作靈活性差;
回油管中存在空氣,且液面超出規定;
液壓泵轉速不達標、轉向不正確,整體性能較差,存在磨損現象;
密封或液壓元件破損;
蓄能器壓力較小,吸油不順暢,油箱液未達到標準線等。
處理方法:
要對損壞的元件進行更換、維修;
要查看蓄能器的功能及系統的密封效果,對液壓泵和原動機進行嚴格檢測,替換質量不達標的液壓泵;
做好油液的添加工作,降低液壓油的粘度,使吸油管通暢無阻。
2. 系統壓力缺失、不足
液壓傳動系統出現系統壓力缺失、不足的主要原因:
液壓泵動力較小、轉速不達標、液壓泵轉向不正確;
閥芯卡塞導致卸載;
油溫超出規定范圍、吸油不通暢、液位不滿足規定標準;
密封不合理引發泄漏、元件損壞;
打開溢流閥后阻尼孔不通暢,彈簧起不到應有的作用,無法關閉閥芯等。
處理方法:
需要檢測液壓傳動系統的動力源,對冷卻系統/吸油管、阻尼孔進行徹底性清潔;
替換彈簧,添加液壓油;
確保閥體內閥芯的有效運轉,維修或更換故障元件;
檢測系統管道、閥、泵等部位的連接密封程度,替換密封零件,增強密封效果;
維修和調整系統殼體、閥芯。
3. 系統泄漏故障
液壓系統出現泄漏故障的主要原因:
油箱油位不合理,使油箱中的油與冷卻器中的水發生滲漏;
系統輔助/液壓元件的運行壓力長期低于系統壓力;
法蘭/板式連接部位的螺釘緊固效果較差,密封性不良;
接頭位置松動或脫落等。
處理泄漏故障處理方法:
應在油封許用壓力范圍內調整系統元件殼體壓力,增強整體密封性;
對故障部位進行拆卸修理;
使液壓力低于預緊力的大小,加固連接的接頭。
4. 液壓傳動系統振動
系統振動故障的原因主要有:
運行部件存在沖擊力,換向阻尼較小,電機聯軸器、液壓泵不同步;
回油及吸油兩個管道距離不當,管道不穩固,直徑較小且較長;
液壓泵的運作齒輪與齒形不夠準確,存在錯位問題;
溢流閥部位的彈簧失去作用,閥座和閥芯配合不到位;
液壓泵吸油不暢通,空氣進入泵中,柱塞或葉片卡死,零件磨損嚴重;
液壓油存在堵塞問題,油液線未達到標準線;
還可能是閥體內閥芯卡塞、電磁鐵焊接不合理等。
振動故障的處理方法:
安設緩沖裝置,使電機軸、液壓泵同心度吻合,控制在低于0.1mm的范圍內,保障電機穩定工作;
及時進行清洗,對閥體、阻尼空及過濾器進行清潔處理,保證阻尼孔通暢性;
對彈簧進行更換,保證焊接質量,使閥座、閥芯的距離保持在最佳狀態;
增大系統管道直徑,緊固管道,控制好管道間的距離;
合理設置吸油管位置,替換磨損零件,調整好液壓泵吸油口、吸油口管口二者間的高度在50cm內。
因為液壓傳動系統的特殊構成及運作原理,它在工作狀態下很可能會出現一些故障問題,阻礙系統的正常工作,且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。所以,在實際工作中,必須要嚴格按照操作標準控制液壓傳動系統,把握常見的幾種故障問題,做好故障的明確和分析工作,制定針對性的解決對策,落實相應的維護工作,定期進行保養和檢測,以保障液壓傳動系統的穩定、可靠運行。